新华网太原10月24日电(记者张磊)当传统媒体打破边界,当文旅资源走出深闺,“媒体+文旅”两个不同领域的行业,如何实现以融媒促文旅、以文旅强融媒?24日,在山西省晋城市举办的以“融媒赋能 文旅向新”为主题的2025媒体融合发展年会晋城现场会给出了答案。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代表、学界专家汇聚一堂,共探媒体融合新路径,共话文旅发展新机遇。

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省电影局局长张效堂说,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资源富足,拥有雄伟壮丽的表里山河,独具魅力的晋风晋韵。近些年,新华社山西分社在助力山西各地融媒体中心建设,赋能文旅宣传推广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晋城市利用融媒体手段,在推广城市形象,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晋城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吸引力、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打造地域文化IP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悉,2020年,晋城市融媒体中心成立,在山西省率先探索“事业+企业”的媒体融合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形态多样、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经过7年的实践探索,晋城市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起覆盖报、台、网、端、微等20多个平台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晋城市委书记王震介绍了晋城市厚重悠远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古建、秀丽优美的山水风光和近悦远来的城市吸引力。“晋城率先在全省实施市级媒体融合改革,被中宣部确定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单位。”王震说,晋城市将媒体融合深度赋能文旅康养,坚持以融媒促文旅、以文旅强融媒,积极探索具有晋城特色的文旅康养传播路径,创新推出系列传播活动,相关话题播放量超30亿次,晋城文旅康养的知名度、辨识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新华社山西分社社长、分党组书记赵东辉在致辞中表示,媒体变革为文旅发展带来了全新机遇。深度融合的全媒体打破媒介间的壁垒,可将各地旅游资源及其蕴藏的文化内涵以更生动、多元的形式呈现给大众,进而塑造文旅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媒体+文旅”的创新裂变,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向“内容驱动”“科技驱动”转变,可以显著提升文旅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能,将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文化优势。新华社山西分社高度关注地方媒体融合发展,深化与地方联通协作,在全省合作搭建晋城、朔州等多个市级融媒体中心,助力地方舆论阵地建设。

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副主任、党委常委韩世峰表示,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近年来扎实推进媒体融合改革举措,从融媒体中心建设规划到内容产品创新,从传播渠道拓展到专业人才培育,全方位赋能地方融媒体“建强用好”。新华社山西分社深耕三晋大地多年,见证并深度参与着山西各地融媒建设的生动实践。晋城,作为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山西标杆”,在山西率先建成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特色鲜明的市级融媒体中心,其改革实践与建设成效为全国市级融媒体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媒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作演讲。
在发展年会上,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全球传媒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作了《媒体系统性变革如何赋能城市文旅长效破圈》的演讲,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国际传播运营部副主任张洁作了《全球声量·变革赋能:发挥国家通讯社优势 助力地方国际传播创新》的演讲。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执行主任、四川观察总编辑屈丹作了四川观察以全链路服务打造文旅宣传新生态的经验介绍。另外,晋城市融媒体中心主任李甫安与温岭市融媒体中心编委、时政新闻部主任张洋分别分享了媒体融合发展的“晋城实践”和县融赋能基层治理和服务的实践案例。山西省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会长吴晓宇在会议现场分享了微短剧如何成为主流媒体赋能文旅“新引擎”。
媒体融合从“相加”迈向“相融”,已成为激活文化传播、赋能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晋城作为山西媒体融合改革的“先行者”,以独具特色的“晋城模式”,打造了备受瞩目的融媒体样板;更以古堡村落为画卷,以融合传播为笔墨,书写出“以融媒促文旅、以文旅强融媒”的生动实践。2025媒体融合发展年会晋城现场会的成功举办,共同探索媒体融合与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路径。(完)

